营养成分表是营养标签的核心,是一个包含有食品营养成分名称、含量和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百分比的规范性表格。表格一般包含3列内容:
第一列
标示能量和营养成分的名称。根据《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的规定,营养标签强制标示能量和4种核心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简称1+4。
第二列
标示能量和各营养成分的含量。
在营养成分表里,能量和营养成分含量是以每100克、100毫升或每份食物中可食部分中的具体数值来标示,它是通过实验室检测,或者根据食品原料及其配料比计算得来的。
第三列
标示“NRV%”。NRV%,简单来说就是指每100克、100毫升或每份食物中,所含营养成分的含量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百分比。
此外,我国国家标准还对营养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做出了规范:
一、营养声称是对食品营养特性的描述和声明。
在某些食品包装上,我们会发现类似“高”、“低”、“无”、“增加”、“减少”、“含有”、“富含”等字样,如高钙豆粉、低脂牛奶、无糖口香糖、含有膳食纤维、富含维生素A等,这些统称为“营养声称”。营养声称是基于营养成分表中的含量数值达到我国规定的一定要求后,用消费者更明白的语言,对营养成分的含量水平进行通俗化的描述。营养声称包含含量声称和比较声称。其中,“含有”、“高”、“低”或“无”属于含量声称;“增加”或“减少”属于比较声称,即通过跟同类产品的比较而得出的。这些标识有利于消费者迅速选购食品。
二、营养标签还有一部分叫做“营养成分功能声称”。
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是指采用规定用语说明某营养成分可以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正常生理功能等作用。
例如:“维生素C有抗氧化作用”、“钙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并维持骨密度”等。这样的方式能对消费者起到更好的科普教育作用,也是对整个食品营养作用的概括和总结。
无论是营养声称还是营养成分功能声称,都必须严格按照《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的规定标示,不能夸大或虚假声称。